2022年6月8日晚,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宁教授主讲的“作为跨文化阐释的翻译”线上专题讲座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宫齐教授主持,吸引了全国各地近300余名高校师生参加。
讲座之初,王教授简单介绍了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强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性。以此为前提,王教授引出了讲座的主题“作为跨文化阐释的翻译”。
接着,王教授从翻译之于文化的作用、翻译与外语著述、文学翻译的再创造性三个方面展开有关跨文化翻译的探讨,并结合莫言作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说明翻译不仅具有转换的作用,更具有认知和传播的作用。中国作品能够成功地走向世界,与起到阐释作用的优秀翻译密不可分。
随后,王教授讲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认知和阐释”的内涵。翻译应当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认知和阐释的形式,但它是一种有限的阐释,而过度的阐释则不再是翻译。王教授对这两种形式的阐释进行了区分,深入分析了斯皮瓦克、卡勒对于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的阐释,指出斯皮瓦克的阐释是一种近似理论阐释式的翻译方法,而卡勒的阐释是过度阐释,理论阐释和叙述的成分大大地多于翻译的成分。
最后,王教授总结道:“我们当前所实施的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并不局限于几部作品的外译,应当考虑到跨文化阐释在这方面可以做出的贡献。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向世界,是一项多方共同参与的事业,在这其中,翻译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在翻译的过程中,跨文化阐释式的翻译所能起到的作用决不可忽视。”
在提问交流环节,针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王教授结合实例从跨文化角度进行了耐心解答,双方展开了深入的互动和交流,气氛非常热烈。本次讲座让师生们对于跨文化翻译有了的新认识,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供稿人:赵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