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国语言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于2016年11月12日-13日在广东省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召开。适逢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来自全省20多所高校的60多名专家、学者、教师汇聚孙先生的故乡——美丽的中山市就“互联网+背景下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探讨、交流和研究。
互联网是一场革命,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作为长期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需要不断的自我学习促进专业成长,才能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网络教学的开展,我们的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思维正日益改变着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专业发展更显得尤为重要。依托互联网即网络培训,能有效的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师专业发展正在实现。在此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外语教师的自身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广东外国语言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旨在促进我省高校外语学科发展、提高外语教师教学质量,建设一流的外语教师团队,通过学术探讨和交流互动,共同打造广东省高水平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会议大会发言阶段,来自各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学者教授们先后从不同的研究方向对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形势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广东省外国语言学会常务副会长、我院院长宫齐教授参与大会发言阶段及闭幕式的主持工作。其中来自中山大学的王竹立教授从学习变革、知识变化和“互联网+课堂”案例教学等角度深刻剖析了新时代课堂教学的变革特征;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陈旸老师将农业生态学和语言学结合,探讨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生态语言学的研究概况;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的任朝旺老师探讨了网络环境下英语泛读课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以及网络教学的影响;来自广州大学的李桔元老师将态势理论(stance theory)运用到戏剧《荷兰人》的评价资源分析中;来自广东财经大学的陈冬纯老师探讨了“创客教育”理念下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的吴让科老师深刻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医学英语的教学发展形势;来自广东创新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樊湘军老师以成果导向理论为依托,对翻转课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来自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蒋银健老师深刻剖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慕课(MOOC)的开放、在线和结构化课程等特征;来自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陈仕清老师介绍了该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和发展情况。在大会发言的最后,外研社、外教社和高教社分别展示了出版社的最新出版物、网络平台和APP插件等。大会发言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大家就智能手机是否应当进课堂、学习方式如何改变、如何化碎片式学习为整合性记忆、网络时代知识如何改变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反思。
11月12日下午,会议代表分为4个专题研讨会分场进小组报告和讨论。室外初冬乍凉、冷风嗖嗖,室内的讨论却紧张热烈、如火如荼。我院有12名教师参与本次会议并在分组会上做了报告,如语言及语言学组:李海辉、何自然《话语缓和的语用功能研究》,涂柳 “Brain Anatomical Plasticity Induced by Onset Age of Mandarin Learning: an MRI Study on High-Proficient Cantonese-Mandarin Bilinguals”,雍茜 “Pathways of Counterfactual Markings: A Diachronic Typology ” 等;外国文学研究组:康燕彬 “Dickinson’s Air/Wind, ‘lonesome Glee’ and Poetics of Emptiness”,邓文君《“互联网+”语境下的法国文化传播路径探究——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的研究》等;外语教学组:冷璐《“互联网+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教师成长案例探析》,修翠华《论日本影视作品的流行对大学日语教学的影响——以学习者特点的改变为视角》,许恒 “What have we known about 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Teaching?”,董芳良《国家外语能力培养视角下外语教师角色的新思考——以“POA”教学法下的日语称谓教学为例》,高伟《自制教学道具及自制教学视频在外招生课堂中的应用》等;翻译与翻译研究组:林雪微《读者期望与译者定位——基于英译中国小说中会话含义的读者认知和接受》。
会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落下帷幕,希望全体代表2017年再聚首。本次会议学术水平高,讨论热烈深入,日程安排紧凑高效,会议服务热情周到,受到本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供稿:雍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