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良功教授讲座纪要

来源:外语学院 发布时间:2016-06-08

        2016年6月3日上午10时许,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罗良功教授莅临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100室,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非标准化与声音:20世纪美国非裔诗学实践”的学术前沿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程倩教授主持,部分教师与研究生参加讲座。
        罗良功教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中美诗歌诗学协会(CAAP)执行理事、《韩国叶芝学刊》国际编委会副主编、《外国文学研究》(AHCI源刊)和《世界文学研究论坛》(Scopus, Ebsco收录)《韩国艾略特学会会刊》、台湾《中山人文学刊》、《外国语文研究》等期刊编委,曾先后以访问学者和富布莱特研究学者身份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学术研究。

罗良功.jpg      

        讲座伊始,罗教授即对“美国非裔文学”的命名作出历史性的梳理与学理界定,并指出声音的文本化与文本的声音化是美国非裔诗歌文本的两种形式、两个阶段,前者指声音对文本建构的参与,后者指文本的演绎及其形态。罗教授认为,声音是一种物理形态,是一种诗歌的介质,是诗歌文本中能够诉诸于听觉或听觉想象的一切因素。而在美国非裔诗歌中,首先声音作为一种文本建构的模式与手段,美国非裔诗人在创作的时候非常强调声音感觉而非视觉或者其他;其次,美国非裔诗歌以凸显声音模仿生活、口语(方言)的声音和民族音乐的声音为特色;再次,从自然呈现的方言声音到自觉表现的方言声音是非裔诗歌声音美学的基础,书面语写诗与方言口语体诗一样,常常是不自觉地显露族群内部交流的声音特征。由此,声音的文本化逐渐成为美国非裔诗人自觉实践的结果,诗人将自己置于声音世界之中,将外部的声音融入文本之中,再以人声呈现诗歌文本的整个过程。
        接着,罗教授谈到了美国非裔诗歌中声音文本化的三种类型:其一,声音作为诗歌文本要素。在这种情形下,诗歌文本中的声音元素相对分散,有较大的随机性和开放性。诗人以标准语言书写符号或“发音改拼”等形式记录声音,或者像约翰逊那样以停顿、诗行长度来模拟声音,或者以大小写、斜体、黑体等来呈现诗歌的形态与变化,或者以声音意象或指涉来标识某种特定声音的进入,或者以声音元素的重复来建构某种个性化的或者固有的韵律节奏模式,由此将外在的声音嵌入诗歌文本之中,使诗歌文字文本的意义和形态延展至声音维度。其二,声音作为诗歌的结构。美国非裔诗歌常常以民族音乐的形式或者口头表达传统形式等来建构诗歌,这实际上是将已有的声音结构引入到诗歌文本中,从而暗示或者规定整个诗歌文本的声音形态。其三,声音作为诗歌的文本。这种模式意味着一首诗的文本建构是基于声音而不是文字,并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以文本的声音化为旨归,而文字文本只是这种声音文本的伴生性存在或起着辅助性作用。而在20世纪美国非裔诗歌的非标准化的实践中,按照查尔斯·伯恩斯坦的表述有“地方方言诗”和“个人方言诗”两种类型。
        罗教授在本次讲座的第三部分阐释了声音非标准化作为一种文化策略在美国非裔诗歌中的体现以及对于民族主体性建构的重要性,尤其强调了声音诗学在美国非裔文学进行文化抗争的作用。一方面,美国非裔诗歌通过大量运用声音,特别是体现民族生存经验的声音结构和形态,强化了文学文本的声音特质,使非裔文学与主要依靠书面语言写作的美国主流文学区别开来。另一方面,美国非裔诗人通过在非裔声音基本策略和范式的框架下进行个性化表达,以完全内化非裔身份的个体进行普遍性和民族性的表达,调整族群内部个体价值与集体身份的关系,强化了非裔民族作为普通民族的存在以及诗人对人类普遍价值的追求。
        而在第四部分,罗教授将声音诗学升华到艺术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美学高度,指出声音的视觉化和空间化使得诗歌文本在不同介质之间形成互动,在增强诗歌文本密度的同时增加了文本的质感和体验性。美国非裔诗歌所体现的美学差异既是美国非裔诗歌对西方传统或主流文学的挑战,也是它与萌发于主流文化的先锋诗歌进行一定程度上合作的基础。此外,美国非裔诗歌的声音诗学也为诗歌美学和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提供了范式,为当今数字媒体技术的文化语境下诗歌如何在形态和美学层面上与现代技术融通互动提供了有益的美学范式和理论探索。
        最后,罗良功教授就在座师生提出的问题耐心地做出了解答,并对初学英语诗歌的学生提出几点有效的学习建议。师生们受益匪浅,意犹未尽,期待下次仍能有机会向罗教授请益。

(供稿: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