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柯传仁(Chuanren Ke)教授莅临我院,在第二文科楼100会议室做了题为“美国汉语二语习得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的讲座。柯传仁教授是印第安纳大学语言学博士(副修心理学博士),现为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 教授,第二语言习得博士生导师,爱荷华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目前已是美国汉语二语习得理论与研究著名学者。同时柯教授还是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 东南大学客座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柯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汉语二语阅读、测试与评估、语法习得诸方面。此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宫齐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的全体研究生和部分教师聆听了讲座。
柯教授在讲座中首先从阅读加工(包括汉字、词的习得)、语音习得、语法习得、语用习得、语言测试与评估、非认知因素研究6个方面对近30年来美国中文教育界学者所作的中文教学研究做了介绍。接着,柯教授就有关中文教学中最受关注的阅读加工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阅读在中文水平提高中有着复杂而重要的作用,而且有不同语言背景的学习者,其母语阅读策略对中文阅读过程的迁移会影响中文水平的发展。对于美国学生来说,因为其母语是表音文字,因此学习汉语书面语其中一个难点是如何从习惯于阅读表音文字转化为习惯于阅读表意文字。有研究显示在汉语阅读中,达到字词加工自动化将是一个比学任何表音文字都要长得多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除了发展学生的字词知识和缀字知识以外, 发展学生的口语能力以及补充对文本理解所需背景知识都是十分重要的。接下来,柯教授介绍了对学习者汉字学习策略的研究情况。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 汉字给母语以字母系统为主的学习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加深对汉语学习者学习汉字这一过程的了解, 研究者们在汉字识别与书写等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具体来说, 早期研究侧重于汉语学习者如何发展基本的汉字识别技能以及汉字学习策略和词汇识别的研究。近年来美国的汉字学习研究还开始注重探索汉字学习中几个重要方面之间的关系, 比如汉字部首知识与汉字学习的关系、汉字识别与汉字书写的关系、掌握词语读音与识别词语意义的关系、汉字学习策略与汉字学习成效的关系等。
柯教授还介绍了在综合各项汉字习得研究的基础上由他提出的汉语学习中的汉字部件结构掌握三阶段模式(Orthographic Awareness Development Model) ,即积累阶段、过渡阶段和自觉运用部件解析汉字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学习者依赖于反复练习、强记、创造独特的联想记忆手段等方式来学习汉字;在第二阶段中,学习者运用关于形旁、声旁的部首知识来推测生字的读音和意义、从已学汉字中归纳出常见的形旁、声旁或其他部件来学习生字, 特别是形声字;在第三阶段中,学习者对汉字部件结构的领悟接近于汉语本族人并能够成功地对生字按照有效的部件进行分解并利用他们所掌握的形旁、声旁等部件认字与写字。这一模式提出了汉语学习者掌握汉字部件结构的一个总体认知过程,对微观研究汉语学习者在不同阶段学习汉字的特点起指导性的作用。
最后柯教授介绍了汉语二语习得研究的国际性和合作性。目前汉语教学将是一个国际性的现象,这将需要研究者进行跨地区之间的合作,例如建立国际性的汉语研究中心, 汉语研究语料库, 随时为各国研究者提供所需的资料, 使研究不受时空的限制,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利用汉语研究成果和资源促进国际性的汉语研究的繁荣带来益处。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柯教授的演讲深入浅出,互动性强,系统展示了汉语二语习得的研究现状,二语习得理论应用充分,数据翔实,使到会师生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深受启发。讲座间歇和结束后,教师和同学提出了许多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问题,柯教授都给予充分详细的回答。
(彭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