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津奇教授的系列讲座之四:“文学形式在西方文化中语境中的兴起与衰落” 在第二文科楼100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主要内容来源于凌教授最新发表的一篇题为“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关于形式与指涉之间关系的思考”的文章。
讲座开始之前,凌教授在白板上写下了各种关键词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本讲内容。凌教授首先从亚里士多德就形式与内容之间关系出发,引出不同时期对这两者关系的讨论。然后他着重探讨了文学形式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中的不同地位和境遇以及形式与指涉之间的辩证关系。凌教授认为,文学批评有必要在后人本主义的理论介入之后,重新审视并定义文学形式的社会和历史功用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文化与政治使命。讲座主要由“形式的反叛”和“缘何反形式”两个部分组成。在“形式的反叛”中,凌教授从斯帕诺斯的观点以及早期象征主义诗歌中的现代主义形式冲动出发,指出,尽管形式主义有不同的历史和传统,但它们都倾向于将文学语言区别于非文学语言,并把文学语言作为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在“缘何反形式”这一节中,凌教授旁征博引,分别向大家归纳了芝加哥学派,接受美学,新批评,解构主义等中形式的不同地位和境遇,重点阐述了Lyotard的“追求反理”,科勒的“常规系统”等理论。
讲座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继续和凌教授进行了长达近一小时的学术交流,深入讨论了文学形式,内容,以及两者的指涉作用。话题涉及到了诸如“互文性”,“反美学”等专业术语;华裔文学作品中的言说方式;现代主义的自我边缘化等方面。凌教授还以切身经历,向大家推荐了拉康的“表征式解读方法”,Vicent B Leitch 的理论书籍,以及饶芃子教授的学术作品等。凌教授本次讲座让同学们在领略学术大家的风采的同时,也了解到了国外对于形式和指涉研究的前沿信息,受益匪浅。
(通讯员:林茜,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