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逢振教授讲座纪要

来源:外语学院 发布时间:2017-12-25

   20171215日下午三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学者王逢振教授受邀莅临我院,在本部第二文科楼100室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小说的虚构性与模仿”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程倩教授主持,部分教师与硕博研究生一起聆听了王逢迎教授的精彩讲座。

图片1.png 

讲座伊始,王逢迎教授列举了人们探索小说虚构性时遇到的一些奇怪情况。他说到,一般认为,小说是虚构作品,虚构作品的话语不同于非虚构作品的话语。在此背景下,人们阐述考察小说独特性所依据的各种标准时,并没有提供一种令人满意的关于小说的说明,它们都没有把小说看作是一种认知方式。实际上,其中的隐含意思是,人们对待小说的语言不必像对待其他话语方式那样认真。王逢迎教授指出,在此之外,还应该把小说看作是一种由意图限定的契约。这样的视角主要是为了论述探讨小说的一些方式,把它们同熟悉的批评修辞联系起来。其理由有三:第一,它可以说明通常公认的关于小说的看法不够充分,因为这些看法拒绝把它看作是一种社会契约;第二,它可以充实现代小说理论,因为承认作者核心作用的现代小说理论(例如言语行为理论)并没有充分说明作者的意图。第三,它可以以模仿论为基础,否认虚构作品不会确认它们的观点和内容的看法。紧接着,王逢迎教授从语言标准角度综述了当下小说话语的本质。他认为,“美学价值的具体化”是文学作品的目的,所谓虚构性的存在是通过读者对历史世界失去兴趣来表示的。随后,王逢迎教授讲到了模仿的问题。他提到,在各种文本的模仿定义中,那些集中于结构的定义也许最有价值。实际上,文本经历一种类似马克思所说的“商品崇拜”现象的过程,小说中人与人的关系则隐藏在资本或商品中。在综合了本体论、意图论等多方面各大批评家的理论综述后,王逢迎教授提出,模仿具有“超级确定的”的能力,当它调动这种能力时会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最后,王逢迎教授总结了发言说到,小说的文本深层隐含着人际关系和意识形态,隐含着政治和认知方式,也隐含着社会某个方面(只能是某个方面)的缩影。

在程倩教授总结王逢迎教授的讲座发言后,提问环节中,在座师生同王逢迎教授就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王逢迎教授深刻的讲话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最后,讲座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