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NEWS

查看更多>

学术英语教学与研究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3月19日,由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联合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学术英语教学与研究圆桌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举办。本次论坛旨在进一步推进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加强学术英语的教学与研究,促进大学英语教育和教师的高质量发展。本次论坛邀请了包括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知名学者KenHyland教授、香港大学LillianWong博士等在内的国内外学者,就学术语篇特征、大数据在学术写作中的应用等主题进行主旨发言。来自全国9所高校的外语教育专家以线上和线下参会的方式,围绕学术英语思政教学、人工智能助力的学术英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英语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跨学科研究方法等专题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学术英语的教学实践、研究进展与前沿话题。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沈阳工程学院9所大学英语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成员及线上线下的中外学者、师生100余人参会。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蒲若茜、党委书记陈文举、副院长朱红强;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事业部副主任谢森、首席编辑王春玲

查看详情

学术讲座   /   ACADEMIC TALK

王宁教授“作为跨文化阐释的翻译”线上学术讲座回顾

2022年6月8日晚,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宁教授主讲的“作为跨文化阐释的翻译”线上专题讲座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宫齐教授主持,吸引了全国各地近300余名高校师生参加。讲座之初,王教授简单介绍了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强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性。以此为前提,王教授引出了讲座的主题“作为跨文化阐释的翻译”。接着,王教授从翻译之于文化的作用、翻译与外语著述、文学翻译的再创造性三个方面展开有关跨文化翻译的探讨,并结合莫言作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说明翻译不仅具有转换的作用,更具有认知和传播的作用。中国作品能够成功地走向世界,与起到阐释作用的优秀翻译密不可分。随后,王教授讲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认知和阐释”的内涵。翻译应当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认知和阐释的形式,但它是一种有限的阐释,而过度的阐释则不再是翻译。王教授对这两种形式的阐释进行了区分,深入分析了斯皮瓦克、卡勒对于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的阐释,指出斯皮瓦克的阐释是一种近似理论阐释式的翻译方法,而卡勒的阐释是过度阐释,理论阐释和叙述的成分大大地多于翻译的成分。最后,王教授总结道:“我们当前所实施的中国文

查看详情